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斜阳流水推篷坐 翠色随人欲上船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 〔清代〕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纪昀 〔清代〕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本诗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六单元(域外风情)“每周一诗”(P112)选自《晚晴簃诗汇》徐世昌编选。原题下为一组诗,所选为组诗中的第二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里的山色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参差不齐的树影映在江面上。
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注释
这首绝句写诗人由富春至严陵旅行途中所见。富春,此指富春江,是浙江钱塘江的一部分。严陵,此指富春山。同题二首,这是其二。
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推篷:拉开船篷。
简析
诗歌描绘了富春江沿途山明水秀的动人景色,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语言清晰明朗,比喻贴切生动。 斜阳下,一只篷船驶行在富春江中,两岸景色吸引了坐在船中的诗人。他不禁推开船篷,想使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富春江山水最鲜明的特点是一片青翠碧绿:两岸山峦林木茂密;江中绿水涟漪。这里简直无处不绿,使作者感到这一片翠色正在紧紧地追随着他,甚至似乎涌上了船头。这两句诗清新而活泼,写出了富春江山水活的生命。
纪昀(yún)(1724—1805),清代史学家,诗人。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1805年(嘉庆十年),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卒谥文达。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晓岚,北迁已十四世。有据可考,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 《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经、史、子、集四部。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 《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
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接着升为左都御史。 《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他六十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
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 《如是我闻》四卷, 《槐西杂志》四卷, 《姑妄听之》四卷, 《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纪文达公遗集》 ,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下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 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 周邦彦《喜迁莺·梅雨霁》小园台榭远池波 鱼戏动新荷
-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小扇引微凉 悠悠夏日长
- 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 颜仁郁《农家》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
- 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 范仲淹《野色》白鸟忽点破 残阳还照开
- 白居易《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 杨万里《三江小渡》溪水将桥不复回 小舟犹倚短篙开
- 苏轼《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 王维《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 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今古北邙山下路 黄尘老尽英雄
- 杜甫《为农》圆荷浮小叶 细麦落轻花
- 苏轼《阮郎归·初夏》微雨过 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 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最新更新
-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
- 黄庭坚《品令·茶词》恰如灯下 故人万里 归来对影
- 杜荀鹤《溪兴》山雨溪风卷钓丝 瓦瓯篷底独斟时
- 储光羲《张谷田舍》一径入寒竹 小桥穿野花
- 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纸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抛书午梦长
- 李峤《书》河图八卦出 洛范九畴初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 韦庄《章台夜思》芳草已云暮 故人殊未来
- 卢纶《宿澄上人院》竹窗闻远水 月出似溪中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 王维《木兰柴》秋山敛馀照 飞鸟逐前侣
- 王维《栾家濑》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对酒卷帘邀明月 风露透窗纱
-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一叶舟轻 双桨鸿惊 水天清 影湛波平
- 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 柳宗元《溪居》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 杜牧《赠宣州元处士》蓬蒿三亩居 宽于一天下
-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水天清话 院静人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