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记五湖 清夜推篷 临水一痕月
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吴文英〔宋代〕
占春压一。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相将初试红盐味,到烟雨、青黄时节。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
吴文英〔宋代〕
占春压一。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相将初试红盐味,到烟雨、青黄时节。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
《暗香疏影·赋墨梅》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赞墨梅;下片重在写墨梅的风骨,通过对墨梅姿态与风骨的赞美,表达不忘与外族抵抗的决心。此词既是咏本调“暗香疏影”,也是咏词题中“赋墨梅”,内容紧扣词调与词题,采用略貌取神之法,用设想、联想描绘寄托言外之意,重点不放在墨梅本身的形貌描写上。结构章法上也颇为灵脱。用词上化典创新词,口语与平易之语巧妙结合。
注释
暗香疏影: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双调,一百零四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十句四仄韵。梦窗用入声韵,然跨十七、十八两部韵。
数点酥钿:一本在此句下空四格。
凌晓东风吹裂:一本在“东风”一词后缺一字。
独:一本作“独自”。
痕:一本作“微月”。
名家点评
清·刘永济《微睇室说词》:墨梅,墨画梅也。首四字泛写春梅。“压一”,……犹言第一也。质言之,则压倒一切也。廿四番花讯,梅居第一,故曰“压一”。“卷峭寒”二句写其时。“数点”二句正写初开之梅。“酥钿”,形容梅花之辞,……合之以状梅花之香润与花瓣之形色。……“独曳”二句写赋中之梅。宋璟有《梅花赋》,璟封广平郡公,故曰“入广平、裁冰词笔”。“泛五湖”二句则水边梅也。“临水”五字得水边梅花之神,将林逋《梅》诗两句融成五字,益见精彩。换头又从何逊《咏早梅诗》与笛中《落梅》调二事,用一“梦”字联系之,便非呆用故实。“若把南枝”三句始入画梅,而“玉楼琼阙”句复结合雪景言。此句写画梅而有“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之语,虽意在推尊画梅,但凌烟乃唐太宗图画功臣像之间,今乃曰“若把南枝图入”,且“香满玉楼琼阙”,似拟于不伦,岂故为此狡狯以嘲笑时无人邪?下文写梅子复有“试红盐味”之语,而文家用盐梅,皆有调和鼎鼐之意,本出《书·说命篇》:“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乃高宗命傅说佐己之辞。然则梦窗用此等字面,岂见时无贤能如傅说之佐商,不如画梅于阁,反能“香满玉楼琼阙”也。“玉楼琼阙”与苏轼之“琼褛玉宇”亦正相同,皆以指朝廷也。此虽推测之言,然咏画梅而忽想及“入凌烟”,岂不耐人寻味。歇拍联想及冬深”而以“澹墨晚云”渲染墨梅作结。
鉴赏
“占春”三句。此言梅花乃是东风第一枝,独占众花之先,迎春而放。所以词人观赏画中墨梅,感到犹如身处在寒风刺骨,莽莽飞雪的旷野上。以视觉转化为感觉,是修辞中的通感手法,词人运用自如,不愧为“空际转身”的大家。“数点”两句。“酥”,喻花之润泽,光滑感。文同诗“新枝放花如点酥”可证之。“钿”,本为黄金制的钿花饰品,这里喻墨梅之形态。此言画中墨梅,枝头有数朵盛放,而树下已是落英缤纷,像是被清晨的春风吹落的。“独曳”句,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诗句意。“广平”,汉时郡名,东汉吴汉封为广平侯。在今河北省内。“独曳”两句言墨梅一枝斜展,其风韵,被广平君所极力推崇、赞赏。“记五湖”两句,回忆。此言词人看着眼前的墨梅,就又激发起他对一段往事的回忆:当年他月下旅游途经太湖之时,掀篷观赏沿岸景色,也曾在一个临水之处,见到过那里有一株梅枝在朦胧的月光照映下,显示出它如画般的风景。这两句也是点词调意也。上片赞墨梅。
“何逊”三句,追忆旧事。“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为广陵(扬州)王记室,其诗多为酬赠及纪行之作,较长于写景及炼字,杜甫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曾受其影响。此处词人是以何逊自喻也。此言自己正在睡梦中追忆旧事,却被“胡调”声扰乱清梦而惊醒过来。词人忧国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若把”三句。言如果把这幅墨梅图搬进祭祀功臣的凌烟阁中,将能使阁中满室生香,更加令人难忘。此既是称赞墨梅图之妙笔,也是企图唤醒大家,必须记住功臣们抵御外敌的英雄业绩,谨守国土。“相将”两句。从眼前的墨梅图,联想到在梅雨时节采摘梅子与盐调拌,就可取来作宴席上的美味调料了。“相将”,这里可解释为“如果取来”意。“想雁空”两句,再赋墨梅风骨。言图中墨梅如果处在彤云密布中的北地严冬晚天中,它也将会傲霜斗雪,淡然处之。结尾又暗示着在北方沦陷区的人民,他们也将会用梅花精神来激励自己,与敌人抗衡到底的。下片重在写墨梅的风骨,并示以不忘与外族抵抗的决心。
全词既是咏本调“暗香疏影”,也是咏词题中“赋墨梅”,可说是内容紧扣词调与词题,梦窗不愧为填词好手。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在吴文英的词作中,咏梅佳篇颇为不少,《梦窗词》中咏物词约有四十首,这首词便是其中的一篇。此词对“墨梅”的价值与特色作了形象的描绘,以寄托其政治情感。
简析
《暗香疏影·赋墨梅》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赞墨梅;下片重在写墨梅的风骨,通过对墨梅姿态与风骨的赞美,表达不忘与外族抵抗的决心。此词既是咏本调“暗香疏影”,也是咏词题中“赋墨梅”,内容紧扣词调与词题,采用略貌取神之法,用设想、联想描绘寄托言外之意,重点不放在墨梅本身的形貌描写上。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最新推荐
-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 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 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 李白《山人劝酒》春风尔来为阿谁 蝴蝶忽然满芳草
- 王维《陇头吟》陇头明月迥临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 王维《青溪》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 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晚凝深翠拂平沙
- 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 白居易《春风》荠花榆荚深村里 亦道春风为我来
-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 袁枚《春风》春风如贵客 一到便繁华
-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梦回人远许多愁 只在梨花风雨处
- 李慈铭《朝中措·一年无事为花忙》桃先桃后 梅棠杏李 次第丁香
-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最新更新
- 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
- 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记五湖 清夜推篷 临水一痕月
- 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一咏一觞谁共 负平生书册
- 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 纪映淮《咏秋柳》栖鸦流水点秋光 爱此萧疏树几行
- 陈羽《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 苏轼《临皋闲题》江山风月 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 李颀《送刘昱》八月寒苇花 秋江浪头白
- 李清照《忆秦娥·咏桐》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 秦观《秋日三首》霜落邗沟积水清 寒星无数傍船明
- 李梦阳《秋望》闻道朔方多勇略 只今谁是郭汾阳
- 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憔悴天涯 故人相遇情如故
-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后 秋日望乡心
-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半天凉月色 一笛酒人心
- 李白《九日》落帽醉山月 空歌怀友生
- 毛滂《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数点秋声侵短梦 檐下芭蕉雨
- 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雁书不到 蝶梦无凭 漫倚高楼
-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 王昌龄《送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树色鸣皋烟
- 吴文英《瑞鹤仙·秋感》念寒蛩残梦 归鸿心事 那听江村夜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