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注释
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简析
《观书有感·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借事说理,借助巨舰无人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这一形象以阐明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这一道理,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而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最新推荐
-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满载一船秋色 平铺十里湖光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 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 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 李白《山人劝酒》春风尔来为阿谁 蝴蝶忽然满芳草
- 王维《陇头吟》陇头明月迥临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 王维《青溪》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 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晚凝深翠拂平沙
- 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 白居易《春风》荠花榆荚深村里 亦道春风为我来
-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 袁枚《春风》春风如贵客 一到便繁华
-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梦回人远许多愁 只在梨花风雨处
- 李慈铭《朝中措·一年无事为花忙》桃先桃后 梅棠杏李 次第丁香
-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最新更新
- 陈与义《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 鲁逸仲《南浦·旅怀》投宿骎骎征骑 飞雪满孤村
- 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
- 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记五湖 清夜推篷 临水一痕月
- 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一咏一觞谁共 负平生书册
- 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 纪映淮《咏秋柳》栖鸦流水点秋光 爱此萧疏树几行
- 陈羽《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 苏轼《临皋闲题》江山风月 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 李颀《送刘昱》八月寒苇花 秋江浪头白
- 李清照《忆秦娥·咏桐》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 秦观《秋日三首》霜落邗沟积水清 寒星无数傍船明
- 李梦阳《秋望》闻道朔方多勇略 只今谁是郭汾阳
- 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憔悴天涯 故人相遇情如故
-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摇落后 秋日望乡心
-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半天凉月色 一笛酒人心
- 李白《九日》落帽醉山月 空歌怀友生
- 毛滂《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数点秋声侵短梦 檐下芭蕉雨
- 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雁书不到 蝶梦无凭 漫倚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