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油菜中文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作文随笔 > 高考作文素材

2019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学身边典型感动之后要行动

作者:来源:无忧高考发表于:2019-05-16 17:06:00

【导语】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受人关注的,同时也是试卷中分值的一个项目。爱油菜教育整理了2019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三篇供大家鉴赏。
    

学身边典型感动之后要行动


    


    
    


    

近年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用自己的点滴善行和义举,默默传播社会正义的身边典型。这些身边典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社会从来不缺少美德,美德无处不在。


    

这些身边的典型职业不同、年龄各异,在城市或乡村的各个角落过着平凡的生活,却用自己最朴质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可亲可敬可比可学的道德标杆。在学习典型、关爱典型、崇尚典型的热潮中,人们被他们平凡却感人的故事深深感染。从人们对身边典型的敬仰和推崇,我们能够感受到美德的影响力。


    

聆听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无疑是一场对心灵的洗礼。通过近距离地聆听和学习会让人觉得,正能量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被模范与典型的事迹打动,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学习将感动转化为行动,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岗位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以身边典型的光荣事迹激励自己,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把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美德发扬光大。诚如是,才是举办模范典型交流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向身边的典型学习,需要的不只是感动,更要有行动。当感动之花和行动之果开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个角落,形成一股引领之风时,和谐社会的正能量也就无处不在了。


    

对跪着上课的老师我们不应只会感动


    


    
    


    

1月21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中出现了这样一张照片:透过教室门的玻璃望去,一位女教师正跪着为学生讲课,神情专注,似乎一切那么理所应当。


    

最近,秦皇岛一位因患腰病跪着给学生上课的老师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对来自社会的关注和感动,这位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也没做啥,身边比我优秀的老师多得是。”


    

在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学生的同时,这位老师仍然保持低调,这无疑使我们更增加了一份感动和敬重。然而,在感动和敬重之余,我们是否想到,对这样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我们是否还应当做点什么?


    

是的,面对身体有恙仍然坚持在一线上课的老师,每个社会成员除应保持一份关爱外,更多的是我们应当多考虑考虑为这样的老师做点什么:如果一个轮椅能帮助这位老师摆脱跪着上课的困境,我们的民政部门和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何不在感动之余免费提供给这位老师一个可以用来摆脱病痛折腾且能方便上课的轮椅呢?如果社会的捐助能够帮助这位老师早点医好腰部的疾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何不慷慨解囊,给这位老师捐献一份可以用来治愈腰部疾病的爱心呢?这岂不比我们只会对这位跪着上课的老师进行感动和点赞要强的多?


    

当然,作为学校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也不能无视跪着给学生上课老师的现状:学校要关心爱护这样的好老师,在必要时,要督促老师及时就医,以免拖延疾病的救治时机;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了解跪着给学生上课老师的家庭经济状况,如果是属家庭经济困难无钱医治的,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想办法。另外,如果跪着给学生上课老师确实属患有无法治愈的疾病的,学校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老师疾病情况考虑给老师调换一下适合其从事的工作岗位。作为当事老师,在自己身体确实无法适应教学工作时,也应及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提出,以免使自己身心遭受巨大痛苦。


    

总之,跪着上课老师虽然精神可佳,但在现代以权利为本位的法文化下,这种工作方式并不值得提倡。毕竟,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还不到非要老师忍受巨大痛苦跪着给学生上课的程度。不过,这样说并不是对该老师奉献精神的全盘否定,相反,只有以较小成本支出获取社会收益的个人奉献精神,这才是权利为本位法文化下追求的一种奉献精神,也是全社会应当大力提倡的一种双赢的奉献精神。


    

要感动,更要行动


    


    
    


    

2月18日,《感动中国》如约而至。钟扬、杜富国、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程开甲等人十一人获颁“年度人物”。这是一群以血肉之躯书写不朽伟业的人。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普通人,无愧于殊荣。他们用善意、勇敢、毅力、使命,升华了自身,也标注了新时代的价值坐标,又汇聚成温情的海洋,让人动容,催人奋进。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里,从国家到个体都引以为傲的精神丰碑。


    

从他们身上,有人读出了文明的传承。一个文明的民族,不仅要有经济的进步发展,也要有精神的高度和厚度,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给文明以岁月,还要还岁月以文明。如此,便离不开对一个个心动瞬间的记录,对生活中温暖与感动的铭记与传承,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回应着时代的价值渴求与信念坚守。学会铭记才有文明,有文明才有希望,精神的力量翻滚升腾,环抱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便会传递着心灵的方向感与归属感。


    

从他们身上,有人读出了感动的力量。2018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里,有90后,也有耄耋老人;有卖鸡蛋的大爷,也有两院院士。他们生逢不同的年代,守护着不同的岗位,坚守着不同的初心,却在“奉献”的精神世界中相遇,共同向我们传递着“利他”的价值观。他们拒绝诱惑,甘守清贫,付出了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这种力量,怎不让人泪流满面?


    

然而,我们更多的人更应该从感动中汲取力量,用精神之光点亮自己前行的路。化感动为行动的实例也并不少见,公交车上让座的年轻人,为清洁工免费提供热水的热心店长,春晚小品中那个春节不回家,在车站为大家排忧解难的铁路警察……他们也许永远登不上“感动中国”的舞台,却用行动,用热心,用担当,用奉献,温暖了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十三亿中国人,如果人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烈火,这团烈火越烧越旺,化做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是咱们的靠山,这是咱们永远幸福的保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