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油菜中文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红楼夜话

红楼佚稿到底多少回?

作者:邯郸夏来源:书话红楼发表于:2020-03-10 01:59:44

  关于雪芹原著后半部佚稿的回目数,历来有不同的说法:28回,30回,40回。我是认同28回之说的。
   《红楼梦》非常讲究全书的章回结构,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第54、55两回之间为中界,分为完全对称的两扇,前半部写盛,后半部写衰。也就是说,根据曹雪芹的构思,红楼全书应该是108回,即12个9回。而这108回,又分成6大段,每大段18回,每大段又分前后两个9回。现存的八十回雪芹原著,在第18回,第36回,第54回和第72回之后,这种分段都是很明显的。所以,在全书的第90回之后,也必然有个很明显的分段。
   值得一提的是,从第19回到第54回,整整36回书,写的是一年的事情。(从头一年的元宵节结束,到第二年的元宵节)。而这36回书,又分成4个9回,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故事,每个季节9回书。
   整个第一大段,就是前18回,可以算作全书一个大的楔子。
   从第二大段开始,即第19-36回,红楼叙事的重点场景就移入了大观园,算是启,主要写的宝黛钗的爱情纠葛。
   第三段即第37-54回,算是承,也是大观园的鼎盛时期。
   第四大段,即第55-72回,算是转,和全书基调一致,大观园由盛转衰。在该段的后九回,主要又写二尤的故事。
   而第五大段,即第73-90回,算是合,写的是大观园的毁灭。第73回开篇就是误拾绣春囊,这正是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拉开了大观园毁灭的序幕。抄检大观园之后,紧接着就是晴雯之死,迎春之嫁,香菱是活不过冬天的。过完年之后,宝玉就要搬出大观园。清明前后,探春远嫁。而秋天宝玉因故离家,次年春末夏初,黛玉就泪尽而亡了。这些都要在90回之前完成。又副册之首的晴雯,副册之首的香菱都在这一段先后死了,作为正册之首的黛玉,也必是死期不远。大观园诸芳散尽之后,整个红楼梦的叙事背景就会移出大观园,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当中了。这正好与第二大段遥相呼应。
   正如探春所说,“咱们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先从自家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第五大段贾府内部的自杀自灭,正是贾府一败涂地的预演,更大的风暴还在后边。全书的第六大段,就是第91-108回,写的就是贾府的毁灭。而这场毁灭的导火索,应该就是元春之死。正如抄检是大观园毁灭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一样,贾府的抄没也只是真正毁灭的开始,书中好多主要人物的命运,应该是从贾府抄没之后才有结局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几个人物,应该是湘云,妙玉,李纨,刘姥姥,小红,贾芸,甚至还有柳湘莲。具体情节,就另帖讨论了。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原稿到底是多少回。前八十回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而我认为,准确地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应该是前七十九回。很早以前读红楼就有一个疑惑:为什么第七十九回只有短短七八页书,第八十回也算是比较短的,而其它章回动辄将近二十页?再看看第七十九回的回目,“薛文起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这跟该回的内容是照应不上的。单看第七十九回,丝毫看不出“薛蟠悔娶”、“迎春误嫁”的任何迹象。后来我才闹明白,原来红楼第七十九回、第八十回本是一回书。因为人们更习惯于整数回目,于是在后来的流传过程当中,有人把第七十九回一分为二,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前八十回。第七十九回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回目,第八十回,梦稿本作“懦迎春肠回九曲 娇香菱病入膏肓”,甲辰本作“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而庚辰等本都是没有回目的。这也就更印正了第八十回是从第七十九回分离出来这一推断。
   因此,按红楼全稿108回,现存实际79回,红楼佚失的后半部,应该是共29回文字。





作者:小雨点002ABC 回复时间:2011-11-21 16:28:00
  我觉是要么100回,有脂批:全书百回文字.
  要么120回,对应12钗,红楼对12这个数字比较青睐,宝钗的冷香丸用12种花,12种水.12正钗,12副钗,12又副钗.如果红楼有100回以上文字,120回.如果100回以内,那就100回,功德圆满.
  108回算怎么回事啊?不整不零的,我不理解.呵呵,不过,我更认同现有的红楼梦就是全部的红楼梦.后面的情节嘛,象湘云谜语所说的,被"剁了尾巴",呵呵.




作者:小雨点002ABC 回复时间:2011-11-21 16:30:00
  再扯一句,脂砚斋在这里明说“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可见钗黛二人是互补的,而有些人偏要把钗黛对立起来
  =====================================================
  钗黛对立的是两种人生观,两种价值观,两种处世观.而不是宝钗和黛玉两个人.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1 17:23:00
)。而这36回书,又分成4个9回,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故事,每个季节9回书。
  -----------
  呵呵,楼主这是按着周汝昌的说法进行的分析啊。我以前也做过同样的事,也是如此一一分析结构,确实颇有道理。
  
  当然,书在修改之中未完,还是有点参差的。比如19回到54回的这一年,虽然大致是按照9回一季度,但实际上,27跟28回却是黏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春季占了10回,而夏季仅仅8回。夏季主要写五月初的前六天,围绕着打醮与挨打。(如果把4月份算春季的话)
  
  另外有个疑惑,宝玉离家的时间里,视角到底是停留在写贾府呢,还是随着宝玉转呢?怀疑射圃情节大概是在这段里面。(包括将来各色人物的流落的描写,又是如何能不太过散乱呢?刘姥姥大概会是重要的串线人物了,妙玉、惜春等的情节估计也是从她串起来。因为此二人也是游园中与刘姥姥比较相关的。)
  但脂批提到迷失的稿子,首先提及射圃,则应该在迷失稿子的第一部分。那么就应该是第八十回了。此时迎春香菱命运已定,就等最后噩耗。该安排湘云的命运,才不至于显得仓促。
  我也赞同楼主所说,黛玉死在约90回前,不久就抄家了。抄家后大约有十来回的情节,才好展开各色人等在巨变之后的反应。那些前文尚未铺开写的贾环贾兰等开始有重要情节了。
  到时,世态炎凉的描写会比较多,但不会有太多传奇性的情节,像刘心武的续那样恶俗。
  




作者:悲情慧慧 回复时间:2011-11-21 17:41:00
  @小雨点002ABC 2011-11-21 16:30:00
    钗黛对立的是两种人生观,两种价值观,两种处世观.而不是宝钗和黛玉两个人.
  -----------------------------
  说得好!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1 20:58:00
@邯郸夏 2011-11-21 18:29:00
    @悲情慧慧 2011-11-21 17:41:00
      @小雨点002ABC 2011-11-21 16:30:00
        钗黛对立的是两种人生观,两种价值观,两种处世观.而不是宝钗和黛玉两个人.
      -----------------------------
    哈哈,即便钗黛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世观,也只能说是并存,不是对立的。所谓钗黛合一儒道互补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娇花纤柳,一个世外仙姝一个山中高士,分不出优劣的。
  -----------------------------
  对立又不等于分优劣,也不等于敌对。楼主自己把概念搞糊涂了。
  并存与对立也不是同一个概念范畴。并存的两个东西,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相反、对立;相同、相似;无关。大致三种。能互补的,往往是对立的。
  钗黛在书中所代表的价值观确实是对立的。所以百多年来才会拥钗拥黛往往“势不两立”一挥老拳。也几乎无法同时调和两者。当然,在宽容度上,兼包并蓄是可以的,但同时成为两者是难的。
  
  而钗黛合一仅仅是脂砚斋的观念。与作者无关。脂砚斋为了证明自己这一观念,所取的证据是八十回后黛玉死后的宝钗言行。可惜我们见不到原文,无法证明脂砚斋说法的合理性。但脂砚斋说的明显不是钗黛的并存和互补,而是类似“宝钗与黛玉思想观念(或者情感)接近一致”的意思。也就是,脂砚斋认为,宝钗在黛玉死后的言行如同黛玉。这点实在找不到证据,反而有反证:《终身误》的曲词与“借词含讽谏”的回目。
  当然,也不能因此说脂批就是信口雌黄。脂批所依据的文本,大概是因为宝钗对宝黛爱情的深刻理解与包容,让脂砚斋产生了这样的印象。


另外 ,也不赞同蒲先生所说的“同一原型论”。古人写小说,哪里每一个都需要原型呢?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的原型又是谁呢?脂批似乎也没有确实提及她们有原型。请认为有原型的提供一下脂批原文,好讨论。  




作者:晓寒轻颦 回复时间:2011-11-22 12:15:00
  我认为柳湘莲后回还要出场的,脂批说的“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不会是空穴来风。其实雪芹写湘莲出家本来就很含糊,随了疯道人飘然而起,又说他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这是不是很矛盾,道人应该是不剃头发的吧?第六十六回结尾,是一句“后回便见——”,第六十七回,在说完湘莲出家之后,又来了一句“暂且不表”,这都是在暗示湘莲后边还有故事。再说,雪芹在前八十回流露出来的思想,一直可以说是毁僧谤道,佛门非净土,所以我觉得他不会让他笔下的人物最后堕入空门,包括宝玉,妙玉,湘莲,芳官,都是要还俗的。当然,惜春可能是个例外,但那是被逼无奈。判词中“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雪芹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
  不觉得曹雪芹是毁僧谤道啊,他是写了某些披着僧道外衣干龌龊勾当的人,芳官等人为尼那是肯定落入泥潭了,后面倒没必要再写了,悲剧性已经够明显了。
  柳湘莲是跟跛足道人走的,那是渺渺真人啊,曾度化甄士隐,可不是一般的道人。那一对和尚道士就是度化世人的,没道理度化之后又还俗。
  惜春为尼倒不一定是被逼无奈,说不定是她争取来的。以她孤僻的性格,以为进入佛门就能逃避一切,但是没想到,佛门也非清静之地,一个“独”字刻划了她悲惨的境地。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2 15:08:00
@蒲正兴 2011-11-22 4:42:00
   沈先生不赞同我提出的钗、黛“同一原型论”,此问题说来话长,在此我只能简答如下:
    一、《三国演义》中有原型的人物甚多,在此不必赘言。《水浒传》虽少一点,但也应该是有的,《宋史》、《十朝纲要》等书中都有关于宋江起义的史实记载,宋末元初人龚开首次作书(《宋江三十六人赞》),完整地记录了36人姓名和绰号,而在他之前,就曾有人为36人绘像,36人的故事也已见于街谈巷语。这时距离宋江起义的时间不远,当有较多符合历史实际的东西。写真人真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有传统的。先生提到的西门庆、潘金莲等《金瓶梅》中人物,目前未见说是有原型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他将笔触伸向了市井,自无从考察其人物是否有原型(考察也无意义),我们就当它没有人物原型吧。但《红楼梦》则不同,在其“楔子”部分,就有脂批说“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小说中由盛而衰的贾府及主人公贾宝玉的半生行状是有曹雪芹家族及曹雪芹本人做原型的,这已是红学界的共识。贾母、元春、探春、贾赦、贾政、贾珠、李纨等人也是有原型的。
    二、我说钗、黛有原型,而且其原型是同一个人,主要的依据就是楼主引用的这段脂批:“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批中“名虽二个,人却一身”当作何解释?俞平伯等人的解释显然不当,恰当的解释应该就是我的解释。先生如不同意,可另作解释,看结果是否比我的解释更为恰当。
    三、小说中的许多情节,还有钗、黛的家庭背景、年龄设计,都可以说与我的说法并不相左,反而可以证明我的说法有道理。
    四、有原型,并不等于说小说人物与其原型之间就可以划等号,这是无需多说的。
  -----------------------------
  1,三国水浒西游本来就不属于文人独立创作,是根据史传故事改编的传说传奇。真正的文人长篇小说,是从金瓶梅开始的。而红楼是继承金瓶一脉。红楼虽然或许有一些原型,但也实在难以考证确实为原型。根本没有证据证明曹寅之孀妻就一定是贾母原型。曹寅孀妻是否像贾母那样的个性?根本没有史料依据嘛,完全是凭空猜测。原型,首先是两者有许多相似度,才能算得上,否则未免也太泛了吧?难道小说里的所有祖母都是作者祖母的原型?写父母就是根据作者父母来改编?这种说法完全是不通文学创作的门外之谈。目前能比较确定的也仅仅是元春有一个身份原型。其他的都是胡猜。不能因为贾珠早逝就认为原型是曹颙吧?更不能因此把李纨跟马氏直接对上号。红学上在原型理论运用上大多是胡诌,尤其是周汝昌等这些根本不懂西方文论的旧学人物,瞎对应。
  2,这段脂批根本无法证明钗黛是有原型的。脂批不过是想说明钗黛原来就是作者所塑造的同一个形象,小说家把她们按照两种个性分裂为两人,但终究要合为一位。如果钗黛有原型,如此重要的原型人物,如何在其他那么多脂批里一点都不透露呢?脂批甚至都提及很多擦边的生活细节如合欢酒啊,怎么可能对钗黛的生活原型反而从不提及?
  3,钗、黛的家庭背景、年龄设计,都相差很多,实在看不出哪里与你的观点“不相左”,哪里能证明钗黛合一了?
  4,难道只要是贾宝玉原型的情人和老婆,就一定是钗黛的原型了?一笑。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2 15:28:00
@邯郸夏 2011-11-22 12:51:00
     不过宝玉的最终结局不会是出家当和尚,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他的理想要在佛门遭到更为彻底的破灭,是要还俗的。
  -----------------------------
  虽然我赞同作者对佛道并不皈依,但宝玉还俗论我还是觉得有可商榷之处。
  我认为作者不会写宝玉到哪个寺院剃度。太着实了,也不合整体的空灵意境。但连柳湘莲都由跛脚道士亲自带领出家,那宝玉恐怕更是如此。而且宝玉自己一向毁僧谤道,怎么可能到寺院去挂单?只可能以跟从渺渺真人为云龙虚写。
  
  作者没必要通过宝玉出家和还俗来写俗世寺院的肮脏。那些通过书中的尼姑道士们已经写得很够了。宝玉出家看破的是人世的繁华衰败,情转无情。无法承受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无情世界,才悬崖撒手的。这种形而上的绝望,在柳湘莲出家时已经有所铺垫,到宝玉出家时恐怕更为深刻和宽宏。宝玉出家也与世上那些僧人道士不同,是一个因情而悟的情僧。

  
  楼主还是受周汝昌梁归智影响太深了。还俗在写作上是一个画蛇添足的写法。而且楼主显然没意识到开头的情僧,明显有出家宝玉的影子。曹雪芹认为真理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因此无分佛道。故而空空道人可以由道入释,易名为情僧。这样因情而悟的“佛门”是不可能破灭的,因此也不会“还俗”。 “还俗”是无法与楔子首尾呼应的。 
  




作者:轻轻的飞动 回复时间:2011-11-22 21:11:00
  @晓寒轻颦 2011-11-22 12:15:00
    我认为柳湘莲后回还要出场的,脂批说的“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不会是空穴来风。其实雪芹写湘莲出家本来就很含糊,随了疯道人飘然而起,又说他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这是不是很矛盾,道人应该是不剃头发的吧?第六十六回结尾,是一句“后回便见——”,第六十七回,在说完湘莲出家之后,又来了一句“暂且不表”,这都是在暗示湘莲后边还有故事。再说,雪芹在前八十回流露出来的思想,一直可以说是毁僧谤道,佛门非净土,.....
  -----------------------------
  晓寒很有同情心,希望寺院纵然不能给惜春芳官等人带来人生幸福,至少也要让她们得到心灵宁静。若能如此,可以不算薄命。可现实是,寺院不会因为惜春芳官等人的来到成为新的大观园。诸艳结局要让晓寒来写,恐怕会不忍下笔了。




作者:轻轻的飞动 回复时间:2011-11-22 21:59:00
  邯郸说春夏秋冬倒让我想起入园宝玉写的四首诗,看来曹雪芹可能是有意识的。但据此推证全书应该是108回,在逻辑上还是太弱。脂批中提到作者曾有意写成传奇,可能是打算进行舞台演出,布景、道具、服装可能对剧本分部有某种影响。或许最初的草稿就是这样的结构,后来写成了小说形式。纯猜测。
  以54回和55回做为分水岭,看不懂。79回和80回的分析有道理,但这可能另有缘故。我认为原稿可能是两回订为一册,每册两回约两万字,若每页四百字,约五十页一册,回目应是后来确定的。比如,十七十八未分回,且只有一个回目。
  关于回数,我认为一是要相信畸笏脂砚,后三十回再加上迷失的五、六稿,总数120回;二是相信程高二人,二人续书估计也有所依据。程高续书出版距雪芹去世约三十年,距畸笏死约二十年,120回应当有所风闻。




作者:晓寒轻颦 回复时间:2011-11-23 08:56:00
  @轻轻的飞动 2011-11-22 21:11:00
    晓寒很有同情心,希望寺院纵然不能给惜春芳官等人带来人生幸福,至少也要让她们得到心灵宁静。若能如此,可以不算薄命。可现实是,寺院不会因为惜春芳官等人的来到成为新的大观园。诸艳结局要让晓寒来写,恐怕会不忍下笔了。
  -----------------------------
  呵呵,你会不会把我前面引用楼主的那段看成是我的观点啊?
  我并不认为惜春芳官等人进入寺院就是好的选择,我认为她们为尼就是悲剧,芳官等人就不必说了,水月庵和地藏庵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地方,那就是披着佛教外衣干龌龊勾当的地方,她们也很难再逃离出来。
  惜春呢,也是这样,她以为入了空门就能逃避一切,寻得心灵的安宁,但是佛门并非她想象的那样,她避无可避,只能独伴青灯,她的心里,只怕比在贾府的时候更苦。
  甄士隐、柳湘莲等人是有慧根的,所以被度化出家了,他们是真正的“悟”了。而惜春等人的为尼,并不意味着悲剧的结束。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3 13:22:00
@邯郸夏 2011-11-23 8:24:00
    回35楼沈默。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也很难想像,雪芹会用几回文字写宝玉的僧侣生活,一是佛门的肮脏不必通过宝玉的亲历再去揭示,二来这也太坐实,不符合全书空灵的意境。可看书中暗示,宝玉出家不可避免,可佛门又不是他的最终归宿,所以得出他出家又还俗的推论。或许真如黛玉所说,宝玉“做了两个和尚”。头一回或许只为避祸,出于无奈,第二次才如你所说,万念皆空,对尘世彻底了悟了。不过我想这时候应该离他回太虚幻境不.....
  -----------------------------
  是否做了两次和尚,只能存疑。并竟林黛玉那话到底只是个玩笑,还是带有谶语性质的,脂批里没提。脂批里只提到黛玉说“赶你回来,死了也罢了”是谶语,说明宝玉出门后未归,黛玉先亡。两次出家仅仅是现代某些红学家的一家种猜测。
  不过即使有两次出家,我也认为第一次是在黛玉死后,与宝钗成婚之前。避祸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第二次则是真正的悬崖撒手,是离开宝钗麝月,由跛脚道人带走,度为情僧。至于回归情榜,是九十年后的事情。应该是这些人等全都化魂之后的一种纪念榜。也类似于超度的幽榜。那时候已经没有宝玉,只有回归真身的神瑛侍者。
  度为情僧后的事情是不会细写的。就像甄士隐柳湘莲被带走后就不再有笔墨一样。然后估计就直接转到数十年后的太虚幻境了。

悬崖撒手在脂批里是说弃钗妻麝婢的行为。而且不可能是指第一次出家(如果有两次的话)。否则把又还俗的暂时出家叫做“悬崖撒手”也未免太可笑了。可见宝玉的最后出家时是弃宝钗麝月的,而不是弃湘云。周汝昌搞出后娶湘云的一套,与这脂批完全不对榫。
  




作者:轻轻的飞动 回复时间:2011-11-23 14:41:00
  @轻轻的飞动 2011-11-22 21:11:00
  晓寒很有同情心,希望寺院纵然不能给惜春芳官等人带来人生幸福,至少也要让她们得到心灵宁静。若能如此,可以不算薄命。可现实是,寺院不会因为惜春芳官等人的来到成为新的大观园。诸艳结局要让晓寒来写,恐怕会不忍下笔了。
  -----------------------------
  @晓寒轻颦 2011-11-23 8:56:00
  呵呵,你会不会把我前面引用楼主的那段看成是我的观点啊?
  我并不认为惜春芳官等人进入寺院就是好的选择,我认为她们为尼就是悲剧,芳官等人就不必说了,水月庵和地藏庵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地方,那就是披着佛教外衣干龌龊勾当的地方,她们也很难再逃离出来。
  惜春呢,也是这样,她以为入了空门就能逃避一切,寻得心灵的安宁,但是佛门并非她想象的那样,她避无可避,只能独伴青灯,她的心里,只怕比在贾府的时候更苦。
  甄士隐、柳.....
  -----------------------------
  抱歉!看的马虎,理解有误。你说“后面倒没必要再写,悲剧性已经够明显了”,我当成你希望寺院这种选择不要太糟糕。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3 18:53:00
按畸笏批,《红楼梦》大概“迷失五、六稿”,脂砚没有见到迷失稿,这些到最后也没有收回。
  ----------
  之后迷失不等于之前没读过。而且就算脂砚斋没见过迷失稿,他也知道总共多少回,否则不会写得那么明确。就算没见过,但总知道有这些迷失稿吧?怎么可能不计入总数呢?而且五六稿不可能全是补充穿插的,如果是补充的,那也多半是把一些回篇幅增大点,而不会增加十回之巨。
  而且,前面有几回没有分离妥当,未拟回目,但其他回目却仍是固定,尤其到三十六、五十四等回目,每个版本都是固定不动的,没有因为之前分合不定而改变,恰恰可以说明作者是先有框架再决定分回的。当内容不够时,也只好把一回分开两回来凑合框架,不至于变形。
  
  脂批那里的“是回”明显跟“三十八回”是不同的。否则不会用“是回”这样的措辞。这里本来不该有歧义,是蒲先生和轻轻飞动自己误读了。
  




作者:轻轻的飞动 回复时间:2011-11-23 20:47:00
  @沈默 2011-11-23 18:53:00
   之后迷失不等于之前没读过。而且就算脂砚斋没见过迷失稿,他也知道总共多少回,否则不会写得那么明确。就算没见过,但总知道有这些迷失稿吧?怎么可能不计入总数呢?而且五六稿不可能全是补充穿插的,如果是补充的,那也多半是把一些回篇幅增大点,而不会增加十回之巨。
    而且,前面有几回没有分离妥当,未拟回目,但其他回目却仍是固定,尤其到三十六、五十四等回目,每个版本都是固定不动的,没有因为之前分合不定而改变,恰恰可以说明作者是先有框架再决定分回的。当内容不够时,也只好把一回分开两回来凑合框架,不至于变形。
  -----------------------------------------------------------
  我的观点是,脂砚只参加了披阅增删,时间从1743年到1753年,《风月宝鉴》则是在1743年之前完成的。由于相关原稿的迷失时间无法确定,脂砚是否读过我只是根据畸笏批注来认定。总回数也是按照自己对批注的理解进行推测。
  现存的各版本应该都出自披阅增删之后的那个定本,回目基本相同不奇怪,反而表明它们来自同一原本。
  我的疑问是,如果后回原稿是完整的,为何十年的披阅最后只出了一个八十回本?如果所谓“披阅十载”只是虚比作书的时间,十年或二十年只写了这八十回,又哪里来的“后三十回”?既然先有框架再定分回,那后三十回分回时应该基本定稿,也就是这后三十回也是完成稿,什么时候完成的,什么时候舍弃的,这些都是问题。按照脂砚的说法,后回的有些内容比前回更好,把好东西丢下不管,有些不可理解。
  
  




作者:小雨点002ABC 回复时间:2011-11-23 21:33:00
  脂批提到的回数就是:百十回、全部百回等,由此可见,脂砚斋看到的是全本红楼梦,最后定本的是100以上,百十回,既能理解为110回,也可能理解为120回。但肯定不是108回。
  另外脂批提到的迷失的回数,是不是包含在最后定本的回数内是个疑问。如果迷失的回数不包含在定本的回数内,那开始的回数是110回以上,比较可能就是120回了。
  在31回脂批麒麟的时候提到:后数十回若兰射圃。。。。说明若兰射圃的文字不是在80回后,而是在31回之后数十回内,数十回我的理解10-20回之内,即在80回之仙,但是也被迷失了,但这一回并不包含在目前80回之内的。如果说在31回之后的“数十回”,变成“四、五十回”之后有点难以理解了。所以说迷失的回数包含在定本的回目之内。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4 00:21:00
@轻轻的飞动 2011-11-23 20:47:00
  我的疑问是,如果后回原稿是完整的,为何十年的披阅最后只出了一个八十回本?如果所谓“披阅十载”只是虚比作书的时间,十年或二十年只写了这八十回,又哪里来的“后三十回”?既然先有框架再定分回,那后三十回分回时应该基本定稿,也就是这后三十回也是完成稿,什么时候完成的,什么时候舍弃的,这些都是问题。按照脂砚的说法,后回的有些内容比前回更好,把好东西丢下不管,有些不可理解。
  -----------------------------
  曹雪芹是已经基本完成了全书的初稿,而且前八十回也几经修改润色。从哪里看出十年二十年只写了八十回呢?相反很多证据表明八十回后是有成文的,而且有读者阅读过的。但成文与批注、流传是两回事。脂砚斋等起意批注,已经比较迟了。书基本定型才可能进行的。甚至迟至八十回后“迷失”期间。因为是被“借阅”的,八十回后五六稿是在他人手中而没有其他副本,所以只能先将前八十回没有被借阅的部分先批注和流传。但脂砚斋等部分读者是事先读过八十回后内容的。而另外一些更外围的读者则没有读过,所以有时的批注则与作者原意相乖,而熟悉全书的内围读者则又在批注里加以纠正。
  因为仅是被借阅,还没到“迷失”的地步,所以曹雪芹也没有必要重写。以为将来取回即可。等到曹雪芹生命最后几年,发现已经“迷失”(是真迷失还是被隐藏或销毁先不论),已经来不及补了。甚至可能曹雪芹生前都不知道部分稿子迷失。从敦诚敦敏等交往的文字里,甚至都不提及红楼一书,可见对此书一直讳莫如深。有可能作者与其朋友本来就不是特别介意关注,曹雪芹本人可能都没想过流传后世的事情,只是用于亲友之间的交流。因此,是否有完整的版本流传,曹雪芹可能都不是太在意。并竟那个时代,小说只是稗官俗流。曹雪芹恐怕也不曾期待后世的理解和珍视吧。因此,佚稿不曾令曹雪芹立即修补和完成,也是不奇怪的。不能用现代作家对待作品的心理来理解。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4 00:26:00
@小雨点002ABC 2011-11-23 21:33:00
    脂批提到的回数就是:百十回、全部百回等,由此可见,脂砚斋看到的是全本红楼梦,最后定本的是100以上,百十回,既能理解为110回,也可能理解为120回。但肯定不是108回。
    另外脂批提到的迷失的回数,是不是包含在最后定本的回数内是个疑问。如果迷失的回数不包含在定本的回数内,那开始的回数是110回以上,比较可能就是120回了。
    在31回脂批麒麟的时候提到:后数十回若兰射圃。。。。说明若兰射.....
  -----------------------------
  我理解的“后数十回”,是指“最后的数十回中”,而不是31回往下数“数十回”内。这样可以基本断定射圃不会在最后十回里,否则直接写“后十回”即可。由于八十回后的二三十回迷失已久,脂批只能凭记忆模糊说在最后的数十回里。
  脂批提到八十回后的情节和回目,也基本比较模糊,更像是较早以前只阅读过一两次的记忆结果。




作者:轻轻的飞动 回复时间:2011-11-24 07:46:00
  @沈默 2011-11-24 0:26:00
    @小雨点002ABC 2011-11-23 21:33:00
      脂批提到的回数就是:百十回、全部百回等,由此可见,脂砚斋看到的是全本红楼梦,最后定本的是100以上,百十回,既能理解为110回,也可能理解为120回。但肯定不是108回。
      另外脂批提到的迷失的回数,是不是包含在最后定本的回数内是个疑问。如果迷失的回数不包含在定本的回数内,那开始的回数是110回以上,比较可能就是120...........
  -----------------------------
   
  在31回脂批麒麟的时候提到:后数十回若兰射圃。。。。说明若兰射.....
  --------------------------------------
  看到这句忽然想到,卫若兰会不会是纳兰?
  
  
  畸笏曾明确提到过若兰射圃、茜雪狱庙迷失无稿,而且说狱庙一段脂砚没有见到,也明确迷失五六稿,这应该是只是较少一部分,不像是后回全部迷失。如果“未见后回,故有是批”是脂砚未通读手中全稿便开始批注,那是脂砚有些轻率。如果至少读过一遍全稿,脂砚所说的后三十回可能不包括迷失稿。
  《葬花吟》处有脂批称一客人劝阻,显示脂砚未读后文。但这个未读不知是未浏览还是未细研。这个劝阻者好像应该读过,这表明有人已经先于脂砚读过。由此也可以推论,脂砚是后来加入的,此前已经开始传阅。




作者:小雨点002ABC 回复时间:2011-11-24 08:20:00
  若兰射圃,肯定是八十回之后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前八十回是连贯的,丝毫没有不接榫的痕迹。脂砚说的百十回,可以理解成一百一十回,但说是一百二十回就不通了。但也不是只有一百一十回才能称百十回,一百零八九或一百十一二,说成百十回也说得通的。因为人们更习惯于整数,百十回肯定比一百零八回更顺口更简练一些,有些时候也没必要说的太精准。
  =================================================================
  百十回肯定不是指108回,如果108回可以说“百余回”。若兰射圃这段文字和前80回拿掉也不会影响80回的连贯性。若兰射圃应该是一段侠文,也许在这一回交代若兰配的这麒麟由来。由于缺少这段文字,所以湘云的麒麟成了千古谜案。还有宝玉挨打后,宝钗在说用金线络玉的事,宝玉听到黛玉在院子里说话,连声说快请,但是快请后怎么回事?黛玉看到宝钗和莺儿用金线络玉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没有了,许多人断定这里缺少文字。因此不能肯定前80回是一个整体。
  




作者:小雨点002ABC 回复时间:2011-11-24 08:28:00
  我理解的“后数十回”,是指“最后的数十回中”,而不是31回往下数“数十回”内。这样可以基本断定射圃不会在最后十回里,否则直接写“后十回”即可。由于八十回后的二三十回迷失已久,脂批只能凭记忆模糊说在最后的数十回里。
    脂批提到八十回后的情节和回目,也基本比较模糊,更像是较早以前只阅读过一两次的记忆结果。
  ==================================
  脂批不可能知道后二三十回全部迷失,只存80回,脂批看到的回本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回本,虽然有迷失的稿子,但无关大局的。31回后的脂批“后数十回”指80回后,我觉得太牵强。另外在冯紫英说打猎时,脂批:可惜若兰射辅迷失无稿,叹叹。说明若兰射圃和冯紫英打猎一样,是80回内的一段侠文的。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4 12:23:00
写“叹叹”的都是畸笏叟。
  现存脂批里大多数未有年份和署名,有些是抄手擅自删减的。残存的具年月和署名的脂批里,以畸笏叟为多。大概能判定的最清晰的有三次大批注:己卯注、壬午注和丁亥注。前者为脂砚斋注,后两者为畸笏叟注。我更倾向于脂与畸为两人,非一人。
  己卯注虽然未必尽是脂砚斋一人注,但还是可大致假设为脂砚斋的笔墨。也大致可以推断己卯注时,批注者尚未读到抄家与狱神庙情节。而畸笏叟在壬午注时则对这些情节了如指掌,超过脂砚斋。壬午与己卯仅过三年,曹雪芹补写的可能性比较小,倒是更可能畸笏叟手中有曹雪芹的这部分原稿,独家珍藏,而脂砚斋则没有。(于此可见脂砚斋与曹的亲缘关系,并不如畸笏叟紧密。不可能为曹的妻子或同居恋人。)
  大多数提及八十回后内容的脂批,都是畸笏叟所为。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此时已经有八十回本结集传抄,而畸笏叟知道短期内其余后文不会流传,所以提示对照。
  
  
  飞动提到的每一回之间的串接问题,更可见作者创作时,并非一气写下,而是每回立主脑,先完成主干情节,然后考虑前后细节的衔接问题。大多数已经处理完毕,剩下少量的尚未接榫。如三十五、三十六回的开头。又如七十一回的开头。
  
  另外,十七十八未分回,疑心是抄本的问题,而不是曹雪芹本意即为同一回。理由之一是:十七十八本身篇幅足为两回的量,作者写作不可能不考虑到;之二:第十八回的开头仍用了“话说”,这是章回体的开头标志;之三:庚辰本的第十九回也亡佚了回目,不等于作者没有拟回目。那么十八回也可能是因为亡佚了回目被抄手误合在一起了,而己卯本的批注者发现了这个纰漏,写上“此回宜分二回方妥。”是针对文本的抄错,而不是针对作者的写作。
  




作者:小雨点002ABC 回复时间:2011-11-24 16:01:00
  看到这句忽然想到,卫若兰会不会是纳兰?
  ============================================
  卫若兰倒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纳兰容若这个人。




作者:笙歌拂衣 回复时间:2011-11-24 17:40:00
作者:蒲正兴 回复日期:2011-11-22 2:56:00
   回复 26#
  
      -----------------------------
    传统的四季划分是:农历正、二、三月分别叫孟春、仲春、季春,正月初一叫春节,就因为这一天是春天的首日;四、五、六月分别叫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别叫孟秋、仲秋、季秋;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就因为八月十五为仲秋月的月中;十、十一、十二月分别叫孟冬、仲冬、季冬。若按节令划分,则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为四季的首日。这两种划分法是不管地域的。
    先生说,在中原地区,真正的夏天是从芒种节开始算的。这我相信是可能的,但这种算法显然只是区域性的,不为全国人所一致认同。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实际气候。但要这么说,那么,现代有更为科学的划分法:候温(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10度以下为冬天,10——22度为春天或秋天,22度以上为夏天。
  
  作者:邯郸夏 回复日期:2011-11-22 8:52:00
   回复 29#
  
    哈哈,没想到在这里跟浦先生讨论起气候来了。先生说的四季,很明显是天文学上的四季,更科学更专业一些。而我说的四季,是气候学上的四季,跟人们的实际感觉更接近一些。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四季的划分以这一地区为基准应该是有据可查的。四季的更换都不是能截然分开的,但大体上比天文学上的四季起点推尽一个月即两个节气,阳历三四五月为春季,以此类推。红楼四季,显然是气候学上的四季而不是天文学上的。 至于你说的一百零八回扩充到一百二十回,我实在看不出什么依据,怎知不是一百回扩充到了一百零八回?脂批那个“是回”肯定和三十八不是一回,而是指四十二回。红楼虽未完稿,可大的格局肯定是定下来的,不会临时起意多写出十二回文字。君不见十八,三六,五四,七二回后的分段是何其明显?这些精心设计的格局怎会轻易打破?我非但不认为是一百零八回扩容到了一百二十回,相反,即便曹氏一开始写了一百二十回,为适应这一格局,也会删减为一百零八回。
  
  
  --------------------
  都是天文学啊。
  中国用的计时方法,有两个系统。即阳历和阴历。
  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为计时,但真正影响气温气候的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
  
  节气以太阳在黄经的位置来确定,它在秦汉时即基本上定下来了,它更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更。基本上,二十四个节气的日期,对应现在用的公元计法,基本上是固定的某日正负一日。如: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在实际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都是以节气为标准来指导,即以节气来判断春夏秋冬。呵呵,芒种应属夏季了。古人认为这天春神完全退位,是比较有道理的。正如蒲正兴说的,连续五日22摄氏度以上为夏季,芒种正是分水岭。只有芒种过了,毛衣,棉衣,皮衣等才能完全换下来,席子纱衣等才能穿了不用脱下,芒种前,偶尔会热一下,但过不得一两天,风一吹,立刻又要穿厚的。我记得小时候,只有过了端午节(阳历基本上是六月初,正是芒种前后),妈妈才嚷着说,要换季了,带着我们换被子褥子棉衣之类的,洗洗晒晒,全部收藏起来等秋天来临。
  
  以四季对应兴衰的情节安排,我以为是可取的。
  
  不仅邯郸夏说的是有对应关系。生日的安排都有这种设计。
  
  21回宝钗生日,春天;宝钗是年轻未嫁一辈,性格为人如春之温暖;
  43回凤姐珄日,夏天;凤姐为结婚不久女子,她一生赫赫扬扬;为人也如夏之炽热繁盛;
  
  71回贾母生日,贾母一生享尽荣花富贵,她的一生,正如秋天,是收获的一生,是丰盈充实的;
  
  这三个详细描写的生日,其时间的安排正好也对应了春夏秋三季,在书中的次序位置也恰有春夏秋的对应。因此,猜想,最后还会安排一个人的生日,但这个生日是凄清的,其为人和性格也可能比较冷。
  
  冬天的寡味清冷,安排谁过生会契合一点呢?
  
  按回数的推算,120回明显臃肿。
  
  六三回宝玉生日,此时,是他与众女子最融洽幸福的顶峰,亦是转折的开始。与他同回写的是贾敬之死,之后,黛玉叹五美之死,二尤死,湘莲出家;晴雯死,芳官等出家,香菱迎春即将死。按这收拢的速度,可能和水浒西游记一样,一百回就结束了。我比较倾向全书没有120回。
  
  至于是108还是110.差距不大,呵呵,无所谓。不过,觉得邯郸夏的解释听起来比较别致而文化一点。曹雪芹是比较喜欢那类东西的。




作者:笙歌拂衣 回复时间:2011-11-24 17:47:00
作者:沈默 回复日期:2011-11-21 17:23:00
   回复 10#
  
    
    另外有个疑惑,宝玉离家的时间里,视角到底是停留在写贾府呢,还是随着宝玉转呢?怀疑射圃情节大概是在这段里面。(包括将来各色人物的流落的描写,又是如何能不太过散乱呢?刘姥姥大概会是重要的串线人物了,妙玉、惜春等的情节估计也是从她串起来。因为此二人也是游园中与刘姥姥比较相关的。)
    ---------------------------------------
  
  脂肶不是透露有失玉的情节么?
  书名石头记,因此,我想叙述的视角在失玉后,更多重,有石头的视角,有宝玉的视角,当然还有作者全知全能的视角。原来的暗线可能随着宝玉的离家,宝玉的视角而比以前明朗清晰,书的收尾会更显得紧促。出家应该是高潮打住后缓缓的一场流泄。




作者:笙歌拂衣 回复时间:2011-11-24 17:56:00
作者:邯郸夏 回复日期:2011-11-24 13:54:00
   回复 72#
  
    @沈默 2011-11-24 12:23:00
      写“叹叹”的都是畸笏叟。
      现存脂批里大多数未有年份和署名,有些是抄手擅自删减的。残存的具年月和署名的脂批里,以畸笏叟为多。大概能判定的最清晰的有三次大批注:己卯注、壬午注和丁亥注。前者为脂砚斋注,后两者为畸笏叟注。我更倾向于脂与畸为两人,非一人。
      己卯注虽然未必尽是脂砚斋一人注,但还是可大致假设为脂砚斋的笔墨。也大致可以推断己卯注时,批注者尚未读到抄家与狱神庙情节。而畸笏叟在壬午注时则...........
    -----------------------------
     关于脂批,我没有系统的研究过,沈默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但我不认同就此得出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两个人的结论。署名脂砚斋的批语较早,且不涉及抄家与狱神庙情节,而畸笏叟的批语较晚,且对这些情节了若指掌,可不可以认为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两个署名呢?比如说,在雪芹逝前,多用脂砚斋的名字,而雪芹逝后,则多用畸笏叟的名字了。即便是两个人,也不能就此推出畸笏和雪芹的关系要比脂砚近,雪芹写出来,脂砚先看了,没有评,被畸笏借去,也说得通。毕竟红楼的原名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显然脂砚跟雪芹的关系是最近的。
     另外一个问题一直很困惑,就是脂砚斋畸笏叟在批评红楼梦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真名而用这样一个号,是不是为了刻意回避什么,不想泄露自己的身份呢?脂砚,听名字更应该是个女性,男人的号里怎么会用一个“脂”字呢。
  ----------------
  呵呵,还有把脂批混入正文的现象呢。因此,紫砚斋11的很多说法看看笑笑就行了。
  
  我也认为是两个人。
  呵呵,宝玉能吃胭脂,调胭脂,体贴每个脂粉女性,叫怡红公子,男人起个号里有脂字为嘛就奇怪呢。况且,林黛玉形象的原型中即有脂砚斋爱过的一位女子,可想见脂砚斋的为人。呵呵,曹雪芹就是拿笔墨纸砚给脂粉人作传的人,深爱石头记的批书人自号脂砚斋,我以为很正常啊。呵呵,我非男,估且一笑。不知男人们可有觉得特别奇怪的。




作者:小雨点002ABC 回复时间:2011-11-24 19:35:00
  43回凤姐珄日,夏天;凤姐为结婚不久女子,她一生赫赫扬扬;为人也如夏之炽热繁盛;
  ==============================================================
  凤姐生日九月初二,从农历来说,已经属于深秋季节了。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4 21:07:00
@邯郸夏 2011-11-24 13:54:00
     另外一个问题一直很困惑,就是脂砚斋畸笏叟在批评红楼梦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真名而用这样一个号,是不是为了刻意回避什么,不想泄露自己的身份呢?脂砚,听名字更应该是个女性,男人的号里怎么会用一个“脂”字呢。
  -----------------------------
  
  我一点都不觉得“脂砚斋”这个号有什么脂粉气。“脂”形容的是“砚”,又不是人!别看见一个脂就浮想联翩。不过是此斋主人持有一方比较奇特的砚台,带有红色如胭脂,用以研朱砂,朱笔评点,最为恰宜,故而以此自号,一方面显“爱红”意思,与作者作品的“悼红”呼应;一方面也暗含评点之意。
  古人向来喜欢用所藏的古书、字画、砚墨等来命名书斋。如“皕宋楼”“铁琴铜剑楼”,即砚台而言,比如“铁砚斋”“六砚斋”“锦砚斋”“三十六梅花砚斋”。尤其后面两个,主人也都是男性。
  
  全称应是“脂砚斋主人”,简称前面三字。古人在署名或者互相称呼中,也时常使用别号而非名字,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等交流活动中,而非日常生活中。脂砚斋主人或者认为用别号更雅致一些(如书中起诗社用别号一样),这都是很可能的,完全不必考虑到怕暴露身份上。




作者:笙歌拂衣 回复时间:2011-11-25 00:25:00
作者:沈默 回复日期:2011-11-24 21:07:00
   回复 80#
  
   
    我一点都不觉得“脂砚斋”这个号有什么脂粉气。“脂”形容的是“砚”,又不是人!别看见一个脂就浮想联翩。不过是此斋主人持有一方比较奇特的砚台,带有红色如胭脂,用以研朱砂,朱笔评点,最为恰宜,故而以此自号,一方面显“爱红”意思,与作者作品的“悼红”呼应;一方面也暗含评点之意。
    古人向来喜欢用所藏的古书、字画、砚墨等来命名书斋。如“皕宋楼”“铁琴铜剑楼”,即砚台而言,比如“铁砚斋”“六砚斋”“锦砚斋”“三十六梅花砚斋”。尤其后面两个,主人也都是男性。
   
  -------------------------------
  真晕,瞅着手上的历代名砚图册,竟然没想到这个。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5 15:06:00
@邯郸夏 2011-11-25 9:30:00
    沈默在80楼对脂砚的解释不无道理,处处照应了一个“红”字。这如果是小说中的情节,应该说神来之笔。可若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是不是有点太过巧合?因为太巧合,反倒显得有些牵强了。 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脂砚是调弄胭脂的砚,因用的久了,砚底会成微红色,故称脂砚。并不是说这砚本来就是胭脂色的。好像还跟薛素素有关。批书人号脂砚斋主人,说因他持有薛素素的脂砚故起此号也说得通,不过我觉得更合理的解释是批书人也是.....
  -----------------------------
  脂砚斋的脂砚是否即王稚登送薛素素那方端砚已不可考。并竟此砚现在已流落不存。或许是,或许仅仅借此名,或许还毫不相关,是另一方砚台。
  就算是薛素素的脂砚,也不是用来调胭脂用的,而是作画用的砚台。而“脂”指砚石中一点胭脂晕。“砚质甚细,微有胭脂晕乃及鱼脑纹,”这才是起名之原。
  王稚登的砚铭更明显:“调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芳心在一点,余润拂兰芝。”因为薛素素善于画兰,故有末句。
  用砚台调胭脂,闻所未闻,倒觉得对胭脂与砚台都是一种亵渎。大概是有人望文生义,想当然出来的罢。也不知道在砚里怎么个调胭脂法。  
  曹雪芹自己在书中不也是仅留“号”,连名和字都是后人千辛万苦考证出来的。如果那些友朋的文集散佚,估计我们现在也不知作者底细。脂砚斋比曹雪芹更不受关注,没留下姓名不是很正常么?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5 15:08:00
@邯郸夏 2011-11-25 9:30:00
  虽然说古人在一些艺术活动中更喜欢用号而不是名,这是一件雅事,可这些人的名字和身份总该是有据可查的。
  -----------------------------
  古代文献里,只留存一个别号,而姓氏行状俱不可考的多了去了。哪里有什么“总该”啊?




作者:沈默 回复时间:2011-11-26 17:45:00
@邯郸夏 2011-11-26 16:06:00
  -----------------------------
  如果脂砚就是王稚登送薛素素的那方,那为何起名“脂”就得问王稚登了:)砚石里有一点红痕,如一抹胭脂,又是送名妓的,自然起名叫“脂砚”有韵致。“赤丹朱绛”什么不仅不够雅致,而且也不准确。并竟不是整块砚台是红色的,而是带有一小块洇晕的红色而已。
  另外一种说法是曹家有一块“红丝石砚”,载于曹寅《楝亭十二种》的《砚笺》。“为天下第一石,有脂脉助墨光”。
  曹雪芹是作者,尚且难考,而且结果也有很多人置疑。何况一个没有其他任何资料的批注人呢。曹家的后人本来就没有留存下什么资料。
  比如,你知道跟敦诚敦敏一起诗会的朱大川是谁呢?贻谋是谁?敬亭又是谁?这些都是毫无资料毫无线索的,你觉得考不出来很奇怪吗?
  
  




作者:我不犀利的 回复时间:2011-11-30 17:29:00
楼主说得很好,我非常赞同。108,这个数字古时的很多作家是比较钟爱的,如《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西游记》开篇对孙悟空出世的石头的描写也用到这个数字。好像周汝昌先生也曾考证出警幻仙子处的金陵十二钗册子应该是九册,也就是书中描写的是金陵108个女子的故事,所以“108回说”还是很有根据的。




作者:ufo_rep 回复时间:2012-03-25 14:56:00
  若论“佚稿”,就是零回。第二十二回结尾先天未成,不存在佚不佚的问题。靖藏本第二十八、二十九两回迷失了共五六页(稿)的文字。




作者:ufo_rep 回复时间:2012-05-01 20:10:00
  半部是半回的一半。佚稿论回有两回——第二十八、二十九回,论页有五六页。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
最新更新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合作与建议| 最新更新| 手机版|

Copyright © 2032 爱油菜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