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油菜中文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红楼夜话

甄英莲的悲剧

作者:至真斋主来源:书话红楼发表于:2020-03-18 14:55:42

  主讲人:至真斋主

  甄英莲,这个名字本身也有谶语的意味,谐音“真应怜”。作者设计这个名字的谐音也正对应了她的悲惨命运。她姓甄,批语说:“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这条批语实际上是提醒我们,甄英莲的人物原型是真实的,作者赋予她身上的影射寓意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悲剧。

  “英莲”中的“英”字有如下意思:1、花。如:落英缤纷。2、引申为才能出众。《礼记·辨名记》:德过千人曰英。3、精华。如含英咀华。

  “英莲”中的“莲”字即莲花、荷花。别名还有:菡萏(hàn dàn),芙蓉,芙蕖,藕花,水芙蓉,草芙蓉,水花,水芝,泽芝,灵草,玉芝,君子花,水宫仙子,净友,净客等。《尔雅·释草》:“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

  

  莲花的花语是善良、纯洁、清白、高尚、坚贞、无邪、正直的象征。因植根于污泥之中,故低调中显现出高雅。莲花是花中品德最高尚的花。故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唱咏之作。我们欣赏两篇。

  (南朝)萧绎《采莲赋》: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注释】

  1、文波:水的微波。文与“纹”通用。
  2、芰荷:jì hé,出水荷叶。
  3、绿房:这里指莲蓬。
  4、翠盖:形如翠盖的植物茎叶。这里指荷叶。
  5、黄螺:这里指淡黄色的莲蓬形如圆螺。
  6、妖童:亦作“妖僮”。这里指美少年。(汉)仲长统 《昌言·理乱》:“妖童美妾,填乎绮室。”
  7、媛女:yuàn nǚ,美女,淑女。这里指美少女。
  8、心许:心中暗自有情谊。
  9、鹢:yì,头上画着鹢的船,亦泛指船。鷁首:船头。
  11、羽杯:古代饮酒用的耳杯。又称羽觞、耳杯。
  12、迁延顾步:形容走走退退不住回视自己动作。
  13、兰桡:lán ráo,兰木做的船楫。也是小舟的美称。
  14、罗袸:袸jiàn,绫罗垫子。袸同“荐”,草席,垫子。
  15、菊泽:指湖泊。菊字是藻饰词,芬芳之意。反:同“返”。
  16、梧台:梧木搭建的台榭。迥:远。
  17、荇:xìng,荇菜,水草名。
  18、钏:chuàn,钏来源于镯。几个手镯合并在一起,名为“钏”。钏有臂钏和腕钏。臂钏又形象地称作“缠臂金”。
  19、容与(容與):安闲自得。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20、江渚:江边陆地。
  21、碧玉:古乐府有《碧玉歌》。《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22、荐:进献。
  23、袭: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
  24、芙蓉裳:有莲花图案的衣裳。芙蓉是莲的别称。

  【译文】

  紫茎亭亭啊,立于粼粼清波,红莲朵朵啊,映衬重重芰荷。莲蓬作房屋啊,荷叶作屋顶,莲籽洁白啊,莲蓬如黄螺。值此时节,俊男美女们摇起小船,心中柔情荡漾。画船缓缓向前,羽杯彼此相传。水草挽住船桨,水波冲开浮萍。美女扭动细腰,欲行又止,频频回眸。正值春末夏初,荷叶鲜嫩,荷花初绽。他们唯恐沾湿衣裳,而低声嬉笑;因为担心船儿倾覆,而紧紧抓住衣襟。于是船桨击水缓缓向前,芦花点点飞上绫罗绣垫。他们荡舟湖上不思回返,岸上的梧台已经显得遥远。带水的青荇沾湿了衣衫,长长的菱草缠住了臂环。泛着柏木舟多么悠闲自在,水洲边放开歌喉唱一曲《采莲》。他们唱道:“碧玉本是小家之女,前来嫁给身世显贵的汝南王。莲花映衬着她的面庞,荷叶染上了她的衣香。她手持莲花荷叶进献给君王,希望他穿上芙蓉装。”

  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1、蕃:fán,繁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公元365—公元427)。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李唐,指唐朝,因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4、予:yú,同“余”,我。
  5、濯:zhuó,洗涤。
  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7、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
  8、中通外直:指莲花的茎内空外直。通,空。直,挺立。
  9、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10、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远,形容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益,更,更加。
  11、亭亭净植: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通“直”,立。
  12、亵玩: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玩:玩弄。
  13、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古代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14、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与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16、鲜:xiǎn,少。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17、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18、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当,这里与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周敦颐(公元1017-公元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曾任江南东道南康军刑狱,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辞官后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因终生未离开庐山濂溪,所以号濂溪先生。谥号元公。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学术地位也不显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才被认可,经过后来朱熹的推崇,他的学术地位最终确定,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黄庭坚在《濂溪诗》序中评价说:“舂(chōng)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在《红楼梦》中史湘云论阴阳吸收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想观点。《红楼梦》中英莲的名字直接取意《爱莲说》,群钗花名签也吸收了他的思想观点。如,林黛玉是水芙蓉,即荷花;薛宝钗是牡丹。

  莲花在宗教中也有美丽的传说和寓意。

  中国道教有一个关于莲花的美丽传说。莲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起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洁冰清的鲜花。

  在佛教中随处可见莲花的形象。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菩萨们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莲花图案。莲花是佛教中美好圣洁的象征。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释迦牟尼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在佛教看来,莲花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污浊的世界,受邪恶污秽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大智度论》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佛教以莲喻佛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从某种意义上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佛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是一样的寓意。佛教把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庙宇为“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善于说法者称为“舌上生莲”。苦行而得乐称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中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往生西方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





作者:言也之1 回复时间:2016-11-18 15:00:00
  真应怜,脂批说说而已,后人岂可不辩真伪从而鼓捣之?
  迄今,红论已上亿之巨,十有八九都是错的。
  作为后学,孰承孰弃,难!




作者:影子1285 回复时间:2019-11-16 19:58:43
  楼主解的好、但我觉得应有历史人物对应。




作者:花花不乃 回复时间:2019-11-16 20:37:13
  楼主属于联想派,本人摸脚趾也有丰富联想。




作者:花花不乃 回复时间:2019-11-16 20:53:21
  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楼主能否解释下“英莲年方三岁”?!




作者:坏鸟911 回复时间:2019-11-17 09:34:13

  




作者:大风呼呼爱着 回复时间:2019-11-29 09:32:40
  如此分析可有实证?
  曹雪芹手稿您看过了吗?




作者:紅樓探索 回复时间:2019-12-08 00:04:51
  是英蓮還是英菊?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
最新更新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合作与建议| 最新更新| 手机版|

Copyright © 2032 爱油菜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