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油菜中文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文化与考古

apple爸爸讲历史之五:原始人怎么做米饭 小牛和小猪怎么被驯化的

作者:开荒南野来源:五车书院发表于:2019-07-09 15:28:16

第五章:原始人是怎么吃上大米饭的

像穿衣一样,原始人对食物的发现和制作,也经过一个漫长的认识、积累过程。前边说过,在不会使用火的时代,原始人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除了打猎得来的兽肉,他们还将野树上的果子、野草的种籽收集起来,食用大自然提供的现成食物。

这种来自大自然的食物,获取的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从肉食说起,获得肉食品,需要组团与各种野兽做斗争,依靠木棒、石器与凶猛的野兽斗争,实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活动。但是,为了生存,原始人只能不断想办法改进狩猎工具,与野兽们斗智斗勇。在北京人遗址中,专家们发现有虎、豹、熊、野猪等很多猛兽化石,说明当时这些凶猛的野兽也生活在北京人居住地的周围,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安全。

北京人只能使用经过简单敲打制作的石器和一些粗糙的木棒,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抵御野兽的威胁,更不要说把他们杀死吃肉。为了对付天地的侵袭,也为了获得赖以生存的食物,北京人只好团结起来,几十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抵御野兽的袭击,共同围猎野兽来获取食物。

狩猎取肉,是原始人类最初的主要食物来源,出于对狩猎工具改进的需要,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刮削东西的带有两面刃的石片,在蓝田人的遗址中,发现了石球。在古代最重要的利器,弓箭雏形,也出现在原始人的遗址中。在朔城区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的峙峪人遗址中,专家们发现了一枚石镞。

石镞是用薄而长的燧石石片制成,尖端锋利并有初具形状的铤,可以捆绑木杆制成实用的弓箭。弓箭这种长距离杀伤猎物的锋利武器发明,是峙峪人狩猎水平空前提高的标志。弓箭的发明大大加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后来,人们还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遗址中发现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的石镞、骨镞、蚌镞等,说明人们已经使用上越来越多的弓箭类型。

通过打猎来获取肉食和毛皮,对原始人们非常重要,但是这种野外打猎的收获,充满危险也充满不确定性,并不是每天都可以获取足够的肉食,有的时候会猎获非常多,吃不完,时间一长,剩余的兽肉就臭了,不能使用,非常浪费。

终于,原始人中的智者发现,将猎获的动物圈养些天,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宰杀吃掉。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终于明白了动物繁衍种群的规律,开始有意识地圈养动物,作为打猎的补充,原始社会的畜牧业由此发端。

在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有多达1000余头牛和猪的遗骸堆积﹔浙江河姆渡与罗家角二地文化遗址中有猪骨和猪塑像﹐以及水牛和鹿的头骨堆积﹐均可证明至迟7000余年前不少重要的动物已分别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驯化。传说伏羲氏“教民养六畜﹐以充牺牲”﹔所谓的牺牲,就是祭奠神祗或祖先的贡品,这句话说明人们饲养的家畜除供肉食和利用皮毛外﹐也被用作祭品。

除了通过狩猎获得肉食,原始人们还发现另一种鲜美的食品:水产品。从山顶洞人遗留下来穿孔的海蚶壳﹑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这些水族遗物来看,当时捡拾贝类、捕获鱼虾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原始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发现了最古老的船桨、陶船和可以织造渔网的骨梭,说明那个时期的原始人已经可以泛舟河上,下水网鱼。

在半坡遗址中,人们发现了用骨头制作的箭头、渔叉、鱼钩等捕鱼工具。

由于打猎和捕鱼这两项基本的生活技能的提高,让原始人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丰富了原始人们的食物种类。

在原始社会,到处是莽莽苍苍的森林和繁茂茁壮的野草,这些种类繁多的树木,会结出甜美的果实,结出核桃、榛子等坚果,这些果实都可以采集回来充饥。

在草丛里,可以找到各种野草的种籽。有一些植物的根茎和叶子也可以食用,这些食品成为原始人的重要食物来源,获取这类食物,与狩猎和捕鱼相比,容易许多。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发现,野草的种子落在地上,第二年还会发芽,还能结出更多的种子。不管哪个时代,生活中总有一些喜欢动脑,热爱创新的聪明人,原始人中的智者就根据这个现象,找到种植粮食的办法。将收集来的种子,撒在一片清理好的地上,第二年它们就会生根发芽,收获更多的种子。原始种植的产生,克服了原始人依靠野外零星采集种籽的弊端,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关于人类种植五谷,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说远古时期有个神农氏,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

那个时代,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处,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人们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神农氏在传说中还有很多伟大的贡献,比如,他还发明了农耕工具耒耜,他还遍尝百草,辨认其中那些是药草那些可以吃那些有毒,总之,神农氏便成了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农业之神。

神话传说往往是历史史实的演绎,以现代人的理解,神农氏虽然不是神,但一定是原始社会一个对农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才会值得人们世世代代赞颂他,敬仰他。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稻谷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长江流域已经开始种稻。据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发现,稻谷、谷壳、稻杆、稻叶堆积厚度达 40~50 厘米,并有籼稻和粳稻之分。还发现了耕种使用的耒耜。

在半坡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农耕生活已经非常成熟,半坡原始居民们普遍使用磨制的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来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半坡遗址在我国的北方,他们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在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储藏粟的窖穴、房屋和墓葬,这说明当时的粟已经有了多余的收获,可以把一部分粮食储藏起来,供更长时间食用。

在河姆渡和半坡以及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蔬菜和其他植物的种子,说明有些地区在七八千年前已开始栽培蔬菜。

半坡氏族社会的人们食物样式已经非常丰富,他们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食物种类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和半坡氏族时期,中国南北方各拥有了有特色的农耕生活,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米的历史,从这里开始发端。

现代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的米饭,原始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根据专家考证,在稻米产量比较大的河姆渡时期,人们把底部带有许多小圆孔的陶盆放在陶釜或陶鼎上,釜或鼎里烧开水,蒸汽从小孔里进入盆中,盆中的稻米就蒸熟了。

这种底部带孔的陶盆,后来就演变成了蒸笼,用蒸的办法制作熟食,也是河姆渡人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经过漫长的年代,原始人们从茹毛饮血到学会打猎、捕鱼、畜牧、种植,从元谋人到河姆渡、半坡氏族时期,用了一百多万年。虽然时间非常长,但是,经过了这么长期的进化,原始人变得更加有智慧更加有能力,也终于战胜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成为地球的主宰者。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